走下讲台,感受颇多。有自己比较满意之处:教学内容安排合理,教学重点能够把握,各环节时间分布恰当。也存在着一些遗憾:这堂课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!
回顾上课的全过程,结合各位教师提出的宝贵意见,我认为课堂不够精彩的原因在于:课堂提问的失误。现摘录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几个片段进行反思:
【片段1】
师:那么巫婆和官绅是怎样想的,怎样迎接西门豹的,书上有没有?
生:没有。
师:谁能补上这些内容?
生:(马上举手) 西门豹也许是来分钱的。
生:欢迎你来到这里来。
师:有哪位同学能说得详细些?
生:(沉默──老师提示后方回答得好些。)
思考:问题提得过陡,忽视事先“铺路搭桥”。
这是一个让学生大展风彩的地方,为什么学生回答得苍白乏力、没有一点感情色彩呢?我想:一是教师没有给孩子充足的时间思考。(当他们举手时往往是不成熟的答案,此时应该提醒他们再思考,联系上下文,想想当时的情景,组织好语言回答。)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问题提得过陡。因为学生与故事发生的年代相隔甚远,学生的生活阅历又有限,无法在短时间内,没有辅助信息的情况下答得精彩。鉴于本课故事性强的特点,我认为:教师在提问时先创设情境再进行提问,效果会更好。例如,我们可以这样问学生:
“同学们,邺地的最高官员西门豹带着自已的人马浩浩荡荡地向漳河走来,此时正在给河伯娶媳妇骗钱害人的巫婆和官绅毫无思想准备呀!大人来了又得迎接呀!同学们想想:正在这紧张的时刻巫婆和官绅会想什么呢?”
尽可能地创设情境,让学生身临其境,很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。学生自然有感而发、有话可说。
【片段2】
师:西门豹用巧妙的方法惩治了恶人,还有人敢提给河伯发媳妇的事吗?
生:没人敢。
师:漳河真的会发大水吗?
生:不会。
师:老百姓还会带女儿逃走吗?
生:不会。
师:可是夏天雨水少,年年闹旱灾,怎么办呢?
生:挖渠道……
思考:问题提得过碎,未能做到“精兵简政”。
教师一连问了四个问题,看似层层深入,环环相扣,实际上问得过碎,滥而不当,前三个问题没有多大价值,属于空问、假问。如此一问一答,占据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,根本谈不上启发学生思考,而是一种极大的时间浪费。这种停留在浅表状态的提问很容易使学生疲劳,学生谈何上课活跃,谈何充满激情?
如何问好这个问题呢?我认为教师应该对问题进行删减、组合。可以这样问:
“同学们,西门豹在破除迷信之后为什么要带领老百姓挖渠道呢?大家联系上文仔细想想。”
这样问,有了较大的信息差,有了思考的力度,学生能够积极开动脑筋。学生通过讨论便能回答出:“这是因为西门豹考虑到老百姓安居乐业需要解决旱灾的问题,所以带领老百姓挖渠道。”显然,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可包含丰富的内涵。学生的回答包括了前面问的三个问题。学生答出这种问题后更能产生成功的喜悦。
【片段3】
师:这一节主要讲什么?( )
师:你划的是哪一句?( )
师: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的?( )
师:你会用怎样的语气读?( )
……
思考:问题提得过多,没有进行“主客换位”。
整个教学过程中,教师大有“一问到底”之势。学生提的问题很少,或者说教师问题一个接一个,占用了本应属于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。老师成了课堂的主人,忘记了让学生“当家作主”。但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,不是被动接受的器。不应该毫无个性一味地被老师牵着走。
爱因思坦说得好:“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。”学生既是课堂学习的主人,教师就不应是施问的垄断者。为何不多鼓励学生提问,使主与客不断互相转换呢?当学生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时,教师完全可以借此契机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,让大家一起思考,一起帮助解决。而学生决不会轻易放过这一展示自我的机会。
另外,问题太多,把一篇完整的课文人为地拆散、弄碎,学生在头脑中不能形成体系,也在不同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
以上我从提问入手,分析这节公开课的欠缺。在提出的问题的难度、内涵以及数量、提问者等方面作了一个粗浅的分析。 |